你没听过的深圳故事,他们给你讲述……

人气:567时间:2022-07来源:【深圳餐饮票】

关于深圳

  

  你有着什么样的记忆

  

  他们也许能够

  

  带你更加了解

  

  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

  

  11月20日,“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-罗湖专场宣讲报告会”在罗湖会堂举行。

  

 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,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、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段亚兵、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创馆馆长孙霄、著名词作家蒋开儒、深圳市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(渔民村)董事长吴颂球以真人、真事和真情实感,依次讲述了不一样的深圳故事。

  

  前海的美丽蝶变

  

  昔日的滩涂,

  

  如今高楼林立,一派勃勃生机。

  

  一张白纸,从零开始

  

  却可以画出最美、最好的图画

  

  王锦侠表示

  

  前海正在进行形神质的美丽蝶变

  

  在形的变化方面,原来前海完全是海水,后来是一片滩涂。如今可以说焕然一新,成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新地标。

  

  在神的变化方面,前海传承了深圳创新的基因,高水平、全方位、立体化的颠覆创新。

  

  在全国已累计推出401项制度创新成果,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,全国复制推广28项,全省复制推广62项,全市复制推广79项。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“2017-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”,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指数名列第一。

  

  在质的变化方面,前海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最快、效率最好、质量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。

  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海视察时指出,实践证明,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,必须一以贯之、锲而不舍、再接再厉。深圳要扎实推进前海建设,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,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

  

  面向未来,

  

  前海将打造世界级城市新中心,

  

  建成国际性的创新引领之城,

  

  协调高效之城,绿色智慧之城,

  

  开放变革之城,共享宜居之城,

  

  奋力开创城市发展的新境界。

  

  两万基建工程兵的艰辛与荣光

  

  基建工程兵是一个什么样的兵种?

  

  现在很多深圳人或许都回答不上来

  

  但是当年这个特殊的兵种

  

  却与深圳血脉相连

  

  看着这座城市不断长高长大

  

  也留下了宝贵的“拓荒牛精神”

  

 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开出一条条马路,

  

  筑起一栋栋高楼

  

  创造了三天建一层楼的“深圳速度”

  

  段亚兵便是两万基建工程兵的一员,

  

  也是这支部队历史足迹的记录者和宣传者。

  

  40年前的1979年,基建工程兵部队一支队一个团调入深圳,为初创时期的深圳建设作出了贡献。1982年,由于基建工程兵撤销,两个师两万人基建工程兵官兵调入深圳,集体转业成为深圳的建筑施工队伍,这支队伍在深圳建成了高层、超高层建筑上千栋,深圳每片土地上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。

  

  ——段亚兵

  

  当时的深圳,还是一片荒芜,两万基建工程兵在荒山野岭上安营扎寨,在简陋的竹棚里,夜里忍受着蚊虫的叮咬,白天到建设工地劳动。这些深圳的开拓者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,在这片土地上移山填海、拓荒造城。

  

  他们治理了被称之为“深圳龙须沟”的城区新园宾馆附近一条排洪沟,把垃圾成堆、臭气熏天的排洪沟变成了深圳的美丽街景。

  

  他们承建了深圳经济特区第一栋20层高楼——深圳电子大厦,并成为当时深圳城市建设的重要地标。还修建了庄严美观的深圳市委大楼、深圳早期最高档的友谊公司等项目。

  

  这支队伍不仅对深圳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,而且为深圳输送了大批人才,例如,担任华为总裁的任正非。

  

  段亚兵在《深圳拓荒纪实》

  

  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

  

  “也许可以这样评价这支队伍: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,这支队伍是变革者、弄潮儿;深圳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地,这支队伍是实践者、成功者;深圳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哨阵地,这支队伍是马前卒、排头兵。”

  

  中英街的前世今生

  

  来深圳,很多人会推荐你去中英街看看

  

  在深圳,再没有一条街

  

  有过中英街那样丰富多变的角色转换

  

  像中英街那样承载了沧海桑田的变迁

  

 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孙霄,

  

  讲述了中英街的发展历史。

  

  19世纪末,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,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地区,深圳河以南包括大屿山等230多个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成了所谓“新界”,租期99年。勘界后不久,有人在该淤积河床两侧搭建房屋,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,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,它就是中英街的前身。

  

  1949年10月,沙头角解放。美国《生活》杂志摄影记者伯恩斯在中英街拍下了这幅经典照片。英国军警和粤赣湘边纵队的解放军同时来到中英街3号界碑站岗。刚见面时,他们互相打量对方,眼光充满敌意。

  

 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,中英街以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免税店物美价廉的优势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,被誉为“购物天堂”。

  

  一开始是日用品,接着是电器,

  

  后来则是黄金首饰,不同时期,

  

  到中英街购买的主要商品是不同的。

  

  孙霄介绍,1986年,金银首饰成为中英街的销售热点,当时中英街金铺有89家之多,中英街成为全国第一条“黄金街”。

  

 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,是中英街发展最旺的10年。国人就像潮水一样涌进中英街,在250米长的小街体验了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交易的快乐。

  

  中英街改革开放还有一幅经典照片

  

  孙霄介绍了照片背后的故事

  

  △1985年秋天,宝安县文化馆何煌友背着相机来到中英街,想拍一幅中英街改革开放的照片,他在3号界碑拍了几张感到不理想,走过去告诉武警战士,让他们站好别动,等一会香港警察走到界碑时会拍一张照片。武警战士答应了,并笔直的站立着,等香港警察走过来时,何煌友果断按下快门,照片拍得很好。后来大家都不知道照片上的香港警察为何抬头仰望中方一侧?他们在看什么呢?

  

  25年后,图中的香港警官姚志明

  

  来到中英街博物馆

  

  这个疑问也被解开

  

  原来他是觉得另一侧发展很繁华

  

  △中英街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对比

  

  “一街之兴衰,关乎国势;

  

  百年之荣辱窥于一斑”

  

  经过40年的发展变迁,

  

  今天我们走进中英街,

  

  小街景象已完全不同,

  

  深圳一侧变得敞亮整洁,富有设计感,

  

  展现出社会发达

  

  人民生活富足的崭新面貌。

  

  改革开放就是一首歌

  

  如果让你为深圳选一首歌

  

  你会想到什么?

  

  是不是那首从罗湖唱响

  

  并传唱全国的《春天的故事》

  

  罗湖区文联成员

  

  创作了《春天的故事》、

  

  《走进新时代》、《中国梦》等

  

  耳熟能详的歌曲作词家蒋开儒,

  

  讲述了他为改革开放写歌的故事。

  

  他说:“实际上,我只是做了一个记录,因为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首歌。”

  

  1992年,那是一个春天,蒋开儒看到长篇通讯《东方风来满眼春》,觉得很惊奇,为什么深圳会引起全国轰动呢?因为深圳他去过,1979年去香港路过深圳,踩着田埂去海关,深圳还是一片水田。

  

  △90年代的深圳

  

  因为好奇,蒋开儒闯进了深圳。一到就吓了一跳,原来那片大水田变成了一片摩天大楼。到了深圳,到了罗湖,他说:“最吸引我的不是钱,是观念!”来到罗湖的第15天,他就接到了老伴寄来的信,问特区人民怎么样。

  

  回信时

  

  蒋开儒给她写了个顺口溜

  

  “

  

  深圳人不讲谦虚讲自信,不排辈分排股份。不找市长找市场,不拜灶王拜财神。不求安稳求创新,不惜汗水惜光阴。光阴就是时间,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

  

  ”

  

  蒋开儒说:

  

  “是什么改变了深圳人的观念?

  

  是改革开放政策、是邓小平理论

  

  深圳就是一个圈,

  

  我一直以为那是铁丝网圈的,

  

  突然我觉悟了,那是邓小平理论画的。

  

  圈外叫关外,圈里叫特区。”

  

  于是他一口气写出了《春天的故事》

  

 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,走进新时代

  

  香港回归那一年,

  

  应罗湖之约,

  

  蒋开儒又创作了《走进新时代》

  

  “

  

  我为人民写歌,专写人民的所想。

  

  ——蒋开儒

  

  ”

  

  小渔村变成了大都市

  

  提到深圳的变化之大

  

  很多人都会说

  

  它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了现代化大都市

  

  这样强烈的反差

  

  是不是令人感到难以置信

  

  相信见证这个变化的人们也是

  

  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讲述

  

  渔民村是深圳市的“明星村”,它的发展就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。吴颂球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渔民村人,他说:“来到罗湖讲述罗湖的故事,感到非常的亲切。”

  

  改革开放前,渔民村是深圳最穷的自然村,住在深圳河边搭建的茅屋,全村百多号人组成了生产大队,靠在深圳河打鱼和在河边耕种十几亩土地维持生计,过着清贫的日子。

  

  70年代,渔民村建起了平房,生活有所改善,但仍旧贫困。最让吴颂球印象深刻的是:“亲人们带来了香港在中餐厅里丢弃的面包皮、饼干碎,对于我们来说,那个是最美味的食品。”

  

  改革开放则开启了一个春天的时代,凭借毗邻香港的有利位置,过境香港买鱼卖鱼,发展边境贸易,引进外资办厂,开发深圳河沙资源,搞运输等各种经营,渔民村可以说“一夜致富”,迅速成为深圳集体收入最高的村,成为全国首个万元户村。

  

  1984年,邓小平视察渔民村,走进村书记吴柏森家,看到了宽敞的客厅,看完吴柏森家新楼上下层和满屋的家用电器,邓小平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,吴柏森回答,“要求不敢了,只是我有点怕。”“怕什么呢?”“怕政策会变。”邓小平哈哈大笑,“党的政策肯定会变,只能向好的方面变,不会向坏的方面变。”

  

  渔民村确实也在越变越好

  

  2000年,渔民村再次开深圳风气之先,经过改造城中村,流动人口难管理问题迎刃而解,建立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,渔民村进入了都市化。

  

  如今,渔民村虽然不是深圳最富的村,

  

  但也是每家每户拥有房产,

  

  年租金收入丰厚的富裕村。

  

  吴颂球介绍,这几年,他们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引领社区居民追求更美好的都市生活,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,打造国际大都市社区生活的模式。

  

  改革开放40年,

  

  渔民村的故事还很多,

  

  历史图片也很多。

  

  故事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

  

  但是却有着深刻的意义。

  

  在波澜壮阔历史历程中

  

  这只是几朵小小的浪花

  

  然而都凝聚着奋勇前进的能量

  

  也欢迎大家来分享

  

  关于深圳的独特记忆